目录
书架
目录
目录
×
公众号
关注二维码,回复“九阅”领书券
关注二维码
回复“九阅”领书券
第2章
重生之锦绣
撒不了疯就发傻
2040

天禧三十年,一入冬江南地界竟然也下了一场雪。

王氏杀好鸡,将杂毛内脏全都拾掇完了,同喜丫头先交代了两句,“这次是我杀你看着,下一次可就要你来动手了,你去把这鸡洗干净了炖汤放到晚上喝,”她说罢又在围裙上抹了抹手,看了那扇紧闭的房门一眼,有些担忧的匆匆走向前厅。

“相公,我怎么觉得近来锦绣这孩子稳重了不少?”

这事情她在心里揣了许久,还是终于忍不住问了。

平日那不是净想着往外跑,可这两个月以来,成天的闷在家里。原先她常常叮嘱这锦绣要养点沉静的性子,可如今这人忽然变了,她倒是担忧起来。

“这孩子难得能把性子沉下来,是好事。”安秀才不甚在意的放下手中的毛笔,拎起纸张吹了吹,接着又道,“哪里有姑娘家家像她那么闹的,成天想着往外走去?我虽然是个秀才,可如今也不过是个虚名,除了能得些敬重还有什么?照样还不是庄户人家的活法,她要是想通了这一点,是好事。”

很多时候,与狭窄的现实比起来,宽阔的心并不一定是好事。

“是这样的道理,”王氏点头,又伸长脖子往里屋看了一眼,犹有些不放心,又道,“不过,我见她这两日成天躲在房里,不知在做些什么呢。”

安秀才将信纸折好放进信封,又仔细的封好口子,这才不疾不徐的说道,“这又怎么了?她倒是问我要了两本书去看的,她难得静心,多读些书总是没错的,女儿家也该明理,”他顿了顿又道,“左右家里没有什么其他要她上心的事情,你便由着她去,我看着她近来比以往通透许多。”

“嗯,是这样的道理。”听安秀才说完这一通,王氏得了一番安慰才将心又揣回了原位,扭身安安心心的回里屋去了。

安秀才则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,“小妇人。”

初冬的天气已经颇为料峭,处处霜露点点凝冰。厚重的门帘将严寒隔绝在外面,屋里还熏着一只炭炉,温温热热的透着源源不断的热气。

一旁的卧榻上半卧着着一位少女,纤长葱白的手指捧着一卷墨色的书,懒懒的垂着眼眸。乌黑的长发由一根发带随意束缚着,洋洋洒洒的落在肩背上。再看她粉腮红唇,明眸皓齿,无不透出一股子漫不经心娇憨慵懒的美态。

“锦绣啊,”王氏掀开门帘子,先往屋里探头看了一眼,然后才抬脚走进去。她先在炭炉旁边站了一会儿,待全身的寒气散去方再走到少女的床榻边,仔细的嘱咐,“待会儿出来吃饭可得把头发梳好了,省的你爹爹看到又少不得一通唠叨。”

安锦绣将手上的书卷放到一边,坐直了身子笑道,“娘,我晓得的。”

王氏见她这个样子,欲言又止,正想说话,又想起方才安秀才同她讲的话,便将话又咽了回去,只留了一句,“外面寒气重,你出来的时候记得多穿一件。”说罢转身出去了,只是心中却依旧带着犹疑。

这小女儿出世的晚,可虽然是庄户人家的姑娘,但是家里有几个闲钱,又是一向娇惯大的,从没吃过苦头。是以平日里很有些任性娇气,却不知道近来是怎么了,不仅性子静了不少,就连娇蛮的脾气都和磨平了似的。

这读书真有这么好?她虽嫁了个秀才相公,却也没觉得读书能如何,大朗没认真跟着他爹读多少书,如今在城里不是一样过的好?哪儿能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呢。

虽然是疑惑,可是王氏左右也没想多一会儿,毕竟这事儿也不是什么坏事儿,女孩儿的性子自当是要收一收才好的。不然这性子跳脱,年纪小可以说是纯真活泼,年纪再大点,那就要被说成不够庄重举止轻浮了。

锦绣今年也快十五了,虽然当朝倡议晚婚,可到了十八岁谁还不是要许个人家的,她家闺女生的好看,又能段文识字,就更不说女工了,那是样样都拿得出手的,自然要好好找个好人家。

王氏想到锦绣,很有些得意。别的她不敢说,可她生养的这三个儿女,哪一个不是让人交口称赞的?

她吩咐喜丫头往灶膛里再填一根大柴,,斜眼又看到院子里缩在篱笆栅栏窝里的十几只鸡,再看见这青砖黑瓦的新房和房梁上挂着的干辣椒和苞米,心里说不出的舒坦。

安家一共三个孩子,老大安谨言今年二十九,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他带着妻儿在城中经营一家有些规模的酒楼,日子过的安逸,却也不忘了家里的父母妹妹,每月的银钱与每个季度的衣裳,那都是有专人送回来的。

村里人无不对安家大朗交口称赞,大朗年纪轻轻自己外出打拼,有胆识又有眼光,像他这个年纪就能挣出一份家业的可不少,虽是成了家,那也是顾着家里的,不然怎么会买了小丫头送回来服侍呢?

可不是这个理?王氏只要从村口的柳树边转上一圈,必然得到的都是这样的褒美之词,回家都是轻飘飘的。

老二安谨行今年二十有二,今年秋试上京赶考,估摸着过年前能回家。老大对读书这事儿就不上心,最后也就是算个能读会写,老二安谨行却是个书虫,和安秀才一个脾性,成天埋进书堆里的。

安家村安秀才一家就出了两个有声望的读书人,这次安谨行上京更是有不少人对他抱着期望。临行前族长特地让他给祠堂里的祖宗上过香,就指着他这一趟去了光宗耀祖而归。

而至于这安家的小女,样貌出众性子又外向,安秀才疼爱女儿又一直随着她不愿意拘着的。有这样的家底,两个兄长又都是靠的牢的,多少家人都等着呢,就等安家小女的年纪到了,那提亲的人家必定是要踏破门槛的。

王氏轮番将这三个儿女想了一遍,心下满意,又想起城里没两日就要回来的乖孙孙和乖孙女,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