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书架
目录
目录
×
公众号
关注二维码,回复“九阅”领书券
关注二维码
回复“九阅”领书券
第7章
重生之咱们冥婚吧
木子0314
3357

跟着张大娘进了屋,里屋传来小夕姐姐的声音。“娘,回来啦!爹说,今天不回来吃饭了。”而后小夕掀了帘子出来:“哟,晓月你也来了啊,快坐下吧!”

郑晓月虽然叫小夕姐姐,不过其实小夕并不比郑晓月大多少,不过大不到一年罢了,所以去年的时候,小夕已经参加过了花神节。

当张大娘说起郑晓月今年也想参加花神节的时候,小夕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。“晓月,我跟你说,那个花神节可厉害了,好多女子都会去拜花神娘娘的,大家都希望能被花神娘娘看中。如果被花神娘娘看中了,下了旨意,那这辈子都不愁了。”可具体怎么个不愁法,小夕却也说不清楚,因为不过是道听途说,已经很久很久,没有人能入花神娘娘的眼了。

郑晓月听着小夕兴奋地说在她去年在花神节的所见所闻,赏花,斗花,花车巡行......刚开始都挺正常,说到花车巡行的时候,小夕的脸红了起来。小夕说,郑晓月听,所以她们俩的饭都没动多少,张大娘有许多活要做,早已经吃完离了桌。

“晓月妹妹,你是不知道,我长这么大,从来没有见过长得那么好看的人。”

听小夕说起好看的人,不知道为什么,郑晓月脑海里浮现的,是她那冥婚相公的那张俊脸。如果她能将这段经历说出来,或许她也能说一句:‘我长这么大,从来没有见过长得那么好看的尸体。’

“哦?不知道小夕姐姐说的是哪个?是男子还是女子?”其实晓月最后那句是多问的,看着小夕那红润的脸色,娇羞的模样,便能知道不是女子了。

“是男子。那花车经过之后,好多第一次参加花神节的女孩子都问了。我听到了,有个人知道,说那个就是凌家少主。”

“凌家少主?”

“可不是,就是那个凌家。”

说起凌家,只要是清远城的子民,便无一不知,无一不晓。不说城内的那些百姓,便是他们这些城外的偏远的村子,这凌家的名号也是如雷贯耳的。

“不是听说,凌家少主不爱出门子的?”

“可不就是,那天看着凌家少主的模样,就是百般不乐意呢。可虽然他冷着一张脸,却也让人讨厌不起来......”

可不是吗?人长得好看,确实是很占便宜的。就像她,醒来之后,看到的、碰触到的是一具冰冷的尸体,虽然恐惧,虽然没法有娇羞,但确实对他讨厌不起来。如果不是需要她陪葬的话,她或许还会觉得,好可惜,天妒蓝颜......

如果不是张大娘打断,按照小夕的兴奋劲儿,或许能从午饭时分说到日落时分,可他们不是大家小姐,可以把时间都消耗在聊天,喝茶,吃点心这些悠闲的事情上,因为他们还有很多农活要做。到这种时候,郑晓月或许该庆幸,她家的田地都被父亲卖光了,所以农忙和农闲都跟她没有关系。

回到家之后,家中还是老样子,果然......她家穷的,不管人还是老鼠,都不愿意光顾。

郑晓月合上门口的大门,把桌子推到门边堵着,然后回了自己房间。从被窝里把那棵人参扒拉出来后,郑晓月下了决定,明天一早就出发,去清远城的药铺,把它卖了。至于能卖多少银子,郑晓月倒是真不敢想象,便看自己的运气好不好了吧,能不能遇上不那么女干诈的掌柜的。不过她知道,几百两银子是跑不了的。

郑晓月把人参层层包裹好了之后,放在了chuang头放衣服的柜子里,使劲推紧了柜子门。刚才不过是在被子里捂了会儿,这一掀开被子,那浓郁的参味好像就满房间都是了。若一直放在身边,那她明天可怎么出门?说不准,会被当做一个特大号的人参娃娃吧。

第二天一清早,郑晓月就抱着个包袱,站在了村口。每天都有村子里的人要去城里采买些东西,村里的林大爷家,就买了辆牛车,按人头收费,一人五文钱,包去包回。若是平日里,郑晓月是舍不得这五个铜版的,便是有需要,她也许也会带着干粮,步行到城里去,可今天,不成......

村子里的人都知道郑晓月家因为出了个赌鬼父亲,几乎到了一贫如洗,快要讨饭的地步,这五个铜版其实是一笔很客观的费用了,所以看到郑晓月拿出五个铜版放到林大爷手里的时候,大家都觉得产生了幻觉。

即便坐着牛车,这从村子里到城里的路程要花费的时间也着实不短,所以一起拼车的大伙儿都会说说话,消磨消磨时间。

今天,村里的沈大娘看中了郑晓月:“晓月啊,你这拿着包袱去城里做什么呀?给你爹送东西去?”一边说,一边很稀罕似的看着郑晓月抱的牢牢的包袱,恨不得能直接透视看看里面是什么。郑晓月的父亲有时候确实会在城里觅一些活计赚银子,只是赚完银子,转身便找人开局去了。

“不是的,我自己绣了些东西,想去城里看看,能不能卖个好价。”

“哦,是去卖绣品啊?”沈大娘先是恍然大悟,而后又疑惑起来,什么绣品能这样一大包啊,而后转了转眼珠子,“不然,沈大娘帮你看看?我也去城里卖过绣品的,大娘帮你估估价?你年纪还小,可不要被人给骗了。”说完,就伸手要来接郑晓月手里的包袱。

“不,不用了,大娘,谢谢你。我就是随便绣绣的,大娘您还是不要笑话我了。我也没指望卖很多铜板,能够我吃饭就可以了。”

沈大娘正要再说话,一旁的赵大娘开了口:“老沈家的,晓月既然不想让你看,你就别勉强了,这谁还没有个害羞的时候啊。晓月啊,没事,这绣活儿啊,都是越做越好的,你年纪还小呢,长大了就能挣大钱了。”

郑晓月感激地看了赵大娘一眼,如果包袱真被沈大娘抢了去,那......

沈大娘的做法显然有些不大好,看似关心,其实不过是仗着自己是大人,想欺负小孩子罢了。村里的妇人虽然都爱打听一些家长里短的事,但是打听的太过了,确实也是惹人厌烦的。

只不过,沈大娘有一点是说对了的。她年纪还小,是很容易被人骗了的。郑晓月突然想着,若是店大欺客,他们拿了她的参,却诬赖是她偷的,一钱银子都不给她怎么办?难道今天就就空跑一趟?白花了那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五个铜板,就坐一趟牛车?

还是先下车,等明天让张大娘陪着再去一趟城里?可若是张大娘不慎说漏了嘴,村里的人都知道了,那她父亲肯定也很快就会听到风声的,到时候她就更没有安稳日子过了。

想了半天,郑晓月都下不了决定。牛车虽然走的并不快,可她这考虑的功夫,牛车也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程了。于是郑晓月倒也静下心来,决定先去城里看看情况,若实在不行,明日就只能麻烦张大娘了。

到了城里,林大爷照旧说,在这城门口等两个时辰的时间,若是有谁没赶上,那回去之后就退两个铜板便是。只既然坐了这牛车,众人自然都不是只为省下两个铜板就走回村子里的主儿。

郑晓月来过清远城,在她年纪尚小的时候,那时候娘亲还活着,父亲还算上进,有了余钱,便带着她与娘亲来城里买一些好吃的甜甜嘴,买些布料做些新衣裳......

这是郑晓月失去娘亲后,第一次进城,她觉得,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。一时间很是迷茫,应该去哪里,应该往哪里走,于是只是抱紧了怀里的包袱,静静站在原地发愣,直到一阵争吵声惊醒了她。

入目的是一个身材极其魁梧的男子,他正面红耳赤地与另一个华衣男子争辩些什么。若不听他们的谈话内容,只看面前的景象,大多人都该以为,这个华衣男子被这个魁梧的男子敲诈了。可郑晓月因为好奇心稍稍走近之后,却发现,根本不是这么回事。

“东家,这银子数目不对呀,您那天不是说了,只要我多干活,这月钱就翻倍的,可是.....可是这月钱怎么还比早些日子少了一些。”

“哪里不对,你忘了,你几天前摔坏的那些盘子了?我看在你为我干了几年活的份上,已经少扣了银子,你再说,你这手上的银子也还给我。我那些瓷盘若是转手卖出去,随便一个都能顶上你一个月的月钱了。”

“可是......可是我家丫头急着要钱治病的,大夫说,这药不能断的。我上个月都不敢休息,就是想多挣些银子......东家您行行好,下个月再扣银子行吗?我这个月一定好好干活。”

“上个月是上个月,这个月是这个月。你倒是想的好,活儿没干,就想先拿银子。你若拿了银子跑了,我去哪儿找你去。别再说废话了,赶紧给我干活去。那些盘子的银子,还没扣完呢!你这个月也要跟上个月一样,干那么多活,银子么,该给你多少,我不会赖你的。”

“东家,我一定好好干活,可这银子能不能......我家丫头等不到下个月的。”

“你不要一直缠着我了。若你不想干了,就拿着银子滚,我再外头寻人手去。你以为你力气大,我就只能用你了。这满大街的,只要我出的起银子,都是能干活的人。还真不缺你这一个。”说完这话,华衣男子转身就走。因为他有把握,这傻大个,一定舍不得他那份工钱的。

郑晓月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,同样为人子女,她很羡慕他的孩子,这是一个好父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