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钦天监(一)
事情发生的电光火石,将一众人等看的愣愣的。
皇上一拍桌子站起,嘴里“哼”了一声拂袖而去。
王凯和众随从也是紧随而去。
玉贵妃坐在那里没有动,眼光看向大皇子,冷冷的。但是,她的眼睛里只是冷冷的,并无责怪之意。
见皇上已经离去,玉贵妃也没说什么,站起身扭头就往大殿那边走,剩下的一众皇子公主们,这才怪叫的跳了起来,由自家太监和侍女们的拥着,苍惶的离开了承清宫。
大皇子脸色苍白,低头看了一眼脚下的女子,“啊……”的一声扔掉了手里的刀子,抬起头,愣愣的看着坐在对面的四皇子楹。却见四皇子向他微微一笑,并末说什么。
脸色由白转青,大皇子忽的一下站了起来,伸出手去,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。
四皇子神态自若的向后摆了摆手,几个大汉向大皇子快步走来。
大皇子一甩手:“滚开,老子会走!你……”
正在这时,大内总管姚公公带人走了进来,借着院子里的灯火,一下子就看到倒在大皇子脚下的那个女子。
姚公公可没惊惶失措,向身后的人一挥手,几个人走上前来,抖开一张大油布,将那个已了无气息的女子一裹,抬起来就走。
大皇子象是反应了过来,大叫一声:“慢着……”
姚总管大吼一声:“你们这些死奴才,还不将你们的主子扶走,真是瞎了眼啦!”
大皇子的话被姚总管这一打断愣住了。
正在这时,跟随大皇子来的太监们一拥而上,架起他们的主子就往院子外面走了出去。
“还傻站着作什,快点将这里打扫出来,以免得污了承清宫的贵气!”
姚总管大叫着,指挥着手下的人开始清理起了院子。
四皇子象是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似的,拿过面前的小刀,小心的去切割面前的烤肉,然后,用刀子挑着放进了嘴里慢慢的嚼着,脸上,露着淡淡的笑意。
“四皇子,奴才已经命人打扫干净,这就告退了,您还有什么吩咐吗?”姚总管来到四皇子面前,弯着腰恭声说着,全然没有了刚才对大皇子那般。
院子里的确都清理干净了,只剩下挑挂在高处的几盏灯笼,依旧还在随着晚风轻轻的摇晃着。院子里其它的桌子都已经收走,只余下了四皇子坐着的这张。
“多谢姚公公了。”四皇子微微一笑,端起面前的酒樽浅喝了一口。
“四皇子客气,那奴才就带人走了,不打扰您的雅性。”姚总管说罢,直起腰,向院子里站着的人一挥手,一忽拉的,院子里走了个干净。
静静的晚风吹着,玉贵妃站在大殿前的廊檐子下,看着儿子还在那里坐着,随即迈步走了过去,坐在了四皇子的身边。
“楹儿……”
“母亲……”
四皇子扭过头来看着玉贵妃,微微一笑:“母亲,我定然不会让您失望!”
四皇子说话的语气很轻,轻的,只有玉贵妃才听的到。
皇上气急攻心。
返回太和殿后,下旨召钦天监派人进宫面圣。
钦天监,说白了,就是一群观星理命的术士组成,专门为皇上分忧解惑。自古时晋朝始时,观星士很是吃的开,能够一登大殿成为钦天监,那可非一般人能做得来。
现如今的钦天监主事之人,正是玉贵妃的娘家兄长王为理。此人虚龄六十有三,长的如一博学之士,相貌也是极为中正,深得皇上的信赖。
王为理正在家中灯下读书,就听院子里有人高叫:“圣上下旨,王为理进宫面圣!”
王为理不敢怠慢,急忙的换上官服,随着宫里来人走出了院子,登上了马车,却见车厢里王凯坐在灯笼下。
“大伯……”王凯欠了欠屁股,跟王为理打着招呼。
“皇上召我入宫所为何事?”王为理没有客套,直接的问道。
“嗯,事情是这样的……”
王凯低声的将晚上在承清宫发生的事情,跟王为理说了,也没忘记告诉他,那个被大皇子杀掉的女子的内情。
马车驶进了皇宫。
王为理下了马车,跟在王凯的后面直奔太和殿。到了大殿中,已经有另外的两个钦天监等在了里面,王凯也没跟他们打招呼,撇开几人就往后面皇上的寝宫而去。
“见过王大人,不知圣上将我等叫来有何要事?”
两人都向前与王为理见礼,也是向他询问起来。
王为理总不能说王凯已经告诉他了,当然也是摇头说不知,三个人就等在了大殿中。
皇上在王凯的搀扶下走了出来,从气色上来看,有些萎顿,脸也是拉的老长。大概是被那大皇子气到了,一时还没缓转过来。
皇上坐在了龙椅上,三人也是连忙的跪倒在地,口呼“万岁!”
“爱卿平身,坐下说话。”
钦天监,是一个衙司,也是对在朝中供职之术士的一个统称。
但凡是皇上单独招见钦天监之人,都是以礼相待,这在古时,也是很为平常。只因为钦天监之人,均为看天观相术士,皇上可以在他们的嘴里预先得知一些状况,以便于对国事有所预见。
虽说有些预见并不十分准确,却也了胜于无。
看天观相,有时也需知道一些内情。而另外两个钦天监,却并没有人告知,只有王为理从王凯处得知了内幕之情,当然,他在钦天监中的职位也是最高的。所以,三人坐下后,另外二人都把头转向了王为理,等着他先开口。
“皇上,为臣在来的路上,观了那星相,却发现里面含有悬机,只怕……”王为理向皇上微一低头说道。只是,他这话并没有说完,而是抬起头看着皇上的面孔,象是想从皇上的面相上找出一些什么。
“王爱卿,但说无妨。”皇上略一迟疑,随即抬起手摆了摆,意思是让王为理继续说下去。
“正明星周遭有混晕,此晕为……皇上的后人……恐对圣上龙体不利……如果圣上……还需早将太子之位定下……如若不然……恐将有乱……”
一番话说下来,王为理的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。
毕竟,他说的这些话,那意思就是说皇上龙体欠安,得尽快定下承位太子。太子位一定,将来皇上驾崩,也就不会再出内讧。这也是一路来皇宫之时,王为理心里所想的。只是,他也拿捏不准皇上听了之后,会有什么反应。一个弄不好,自家的项上人头不保,还会连累小妹玉贵妃和四皇子。
好在另外两个钦天监也是附合了起来,只因为,这立太子一事,早在朝堂之上就有争论。所以说,早立太子,也是对朝政的一种安定。现在王为理又当着皇上的面提了出来,两人也是跟着说了。
当然,这二人都明知那玉贵妃是王为理的亲妹,一旦四皇子被立为太子,那么将来这皇位定是他的。也就是说,将来的王为理,就是大国舅,可非现在的身份可比。
皇上听罢王为理所说,眉头略为一皱,说道:“朕正有此意,只是,这太子一选,不知你们有何见解?”
一听这话,王为理就没有立即接上,不是他不想接,只是……如果一张嘴就说让皇上立四皇子楹为太子,也做的太明了。就算是他在这里向皇上提了议,也不一定能被百官们通过,这话,得拐着个弯说。
见王为理没说话,却是把头低了下去,象是在想着什么事,另一个钦天监开了口:“皇上,立太子一事确是如今要务,只是,皇上的三位已经成年的皇子,其母妃并无好的家世,如此一来,恐日后……根基不稳……不如皇上将所有皇子的生辰八字统来,一一甄别,有德才者俱之。”
此人年纪与王为理相仿,姓诸,与王为理之弟甚为交好,平时里与王为理走的也近。他当然明白这立太子对于自己将来的重要性,即然那三个已经成年的皇子没有好的娘亲做后盾,那么,也怪不得他们倒霉,那是跟将来的皇位边也沾不上了。
王为理抬起了头,眼睛盯着皇上,悠悠的说道:“皇上,恕下官直言……”
“王爱卿,但说无妨。”
“皇上……,身边有血光……”
“啊……”
皇上一听这话,吓的一下子从龙椅上跳了起来,大睁着双眼死死的盯着王为理,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:“王……爱卿,速速……与朕解来……”
接着,又一屁股跌坐加了龙椅,眼睛依旧是盯着王为理。
另外两个钦天监也吃了一惊,不知道王为理为何要与皇上这般的说话。古来,这君臣之间,那是没有什么高低之分的,而是君就是天,臣就是土,也是云泥之别。
臣子与君说话,可不是象我们平头百姓一般,就算他王为理是钦天监当首,这样的话对皇帝说出来,轻则罢官,重则掉头诛九族。
王为理当知道这个中的厉害。
但是,皇上心里明白,今天晚上,他正是看到了血光,而且,那个女人的出现,本就是冲撞了龙体,加之被大皇子两刀捅去。电光火三石间,都是离着皇帝坐的地方不远,却是应了“血光”一词,如何不让这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恼怒?
而现在,王为理一语道破!
那么,既然王为理看出了“血光”,就一定有法子解开,皇帝当然不会就此放过。
王为理没继续说下去,而是当即跪倒在地叩了一头,从身上掏出了三个铜板,高举过头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