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书架
目录
目录
×
公众号
关注二维码,回复“九阅”领书券
关注二维码
回复“九阅”领书券
第四章
食缘稼穑
倪丁莹
3294

与他攀谈的不是什么陌生人,就是镇上油坊掌柜二儿子,也是康大川的同窗,连正。他是听人说康家杂货铺子香的不得了,好似有什么新油进来了。他倒是不担心康家进什么油来卖,他们油坊如今卖的猪油熬法,还是康家给的。两人本有同窗之谊,又得了康家的好处,两家关系不错。为了谨慎起见,他还是过来转一圈,免得他爹或者东家问起来,他什么都不知道。

蒋氏不明情况,只当连正路过来和大川打招呼,忙笑道:“正哥儿来了,赶得巧,将将出锅的辣条子,拿着吃。”

“便宜你小子了。”康大川笑着如此说着,也捏了片吃了起来。

连正嘴上笑着推让,脸上却是垂涎之色,被蒋氏硬塞了两片,当即吃了起来。他边吃边道:“咦,好吃,真好吃!”

因为外头摆的有货,三人就站在门口说话,有客人在挑货,闻到味了,也奇道:“这是啥东西?闻着都好吃。”

“辣条子!”蒋氏一脸得意地说道,“我家姑娘做的,好吃得很。”

连正两片吃完,还不过瘾,笑嘻嘻地附和道:“如假包换,我保证。婶儿,再给我一片。”

蒋氏把碗递过去,让他自己拿,他一点也不客气,拿了三片出来。

有客人瞧着眼馋,问道:“这是你们铺子里卖的?”

蒋氏闻言,忙递了一小片,让人尝尝道:“自家做着,是准备卖。”

连正忙问道:“婶儿,咋卖?”

价格,召娘已经定好了,五文钱一两。

蒋氏把价格说了。

那先问卖不卖的客人,啧了两声道:“好吃是好吃,就是有点贵啊,抵得上一碗肉丝粉了。”

蒋氏笑道:“这东西下料足。费的功夫可不比那肉丝粉少。也经吃能放,给孩子当零嘴,男人当下酒菜什么,都吃得上。”

客人犹豫了下,还是觉得贵,蒋氏没勉强。

连正吸溜着嘴吃罢了手中的,又要了两片,边嚼边道:“婶儿,我,我来给你开张。要来一斤啊。回家给我爹,当下酒菜吃。”

蒋氏笑道:“中。你给婶儿开张,婶在多给你一两。”随之吩咐康大川道,“去后面把辣条子端出来。”

那迟疑的客人瞧连正还拿着吃,舔唇道:“我也给老板娘开个张,也送点?”

蒋氏一点也不抠巴,又捏三五片给那人,便笑着把碗筷递给连正道:“你小子帮婶儿先端着碗,谁卖送送两片尝尝。”

后院的召娘听闻前头有人买辣条子,怕这会儿有人,前头忙不过来,也跟着康大川到了铺子里。

蒋氏他兄妹二人来了,忙招呼召娘拿油纸装辣条,她过称。这么一会儿的功夫,不算连正的一斤多,她还买了三四斤呢。

连正接了油纸包,笑道:“召儿妹妹手艺这么好,你家就该开个食铺,好叫镇上这些个爱吃的解解馋。”

召娘如今不是小姑娘了,不好与人笑侃,只抿唇笑装辣条子不说话。

蒋氏接腔道:“等好吧。再过几天,我们食铺摊就弄出来了。到时候正哥儿,可要来捧场啊。”

连正嘴上说着“一定”,又好奇地问道:“打算做啥?”

康大川笑道:“就是去年你吃过的凉皮子。”

连正闻言,眼睛一睁,若不是拿着吃的,非得拍下大腿不行。他兴奋地道:“当真。哎呦,我等了一年了。那东西夏天正是吃的时候,好吃又解暑。啥时候开张吆喝一声,保证来捧场。”

有人当连正是托,大部人的客人都知道他是油坊掌柜的二儿子,因为他现在就在油坊里帮工,最爱讲个笑话什么的。幽默的人最有魅力,用在连正身上最恰当。

连正长个大方脸,眉毛老粗,却很受客户欢迎,为啥?全靠一张嘴会说。他会说话,但不会听起来油腔滑调,也不会给人一种下流卑俗感。

有人听连正夸上天,不由得好奇问道:“啥是凉皮,跟着辣条子似的?”

蒋氏笑道:“咋说呢,有点像粉皮又不是粉皮。反正啊,过几天就开张了,到时候大家来捧场。”

连正比蒋氏还会描述凉皮子,他道:“那吃食儿比粉皮好吃,加上黄瓜丝、绿豆芽,召儿妹妹秘制的调料一拌上,哎呦,不行了,我不能说了,再说我就流口水了。反正就两字,好吃!”

蒋氏见他宣传的卖力,笑道:“开张那日,给你留一盆,叫你吃个够。”

连正咂摸着嘴道:“吃不够。”

说说笑笑着,蒋氏把已经卖出去的辣条子都称完了,看店里客人没恁多了,把空出的那碗填满,递了给康大川,让他给他和大海的岳丈家送去。

召娘低声给康大川道:“大哥,你走慢点,有人问就说咱们店里试吃,别说卖。”

康大川点头道:“听妹子的。”

大川和大海的岳丈家都在东边,只是一个在东南,一个在东北。不过今天逢集,他两家一家磨豆腐的,一家打铁的,今天肯定出摊,而摊子都在东边,也不算跑两回腿。

大川走这么一圈,颇有收获。除了从岳丈家拎了一块豆腐回来,还带来了一些试吃的多。这些人中有纯占便宜的,也有一二两买去的,甚至镇上的脚店都来了。因为不知道情况,就要了一斤,说买卖看,若是好卖就从这里进货。

集一上来,脚店的辣条子就卖完了,又跑来,本打算全要的。蒋氏没同意,只给了十斤。毕竟批量进和散卖价格还不是的,这次做的少,看今日这架势自己卖也能卖得完。

可不是,没等集下去,召娘做的小三十斤辣条子就全卖出去。本来蒋家来赶集,看铺子里忙帮着看摊子,准备留点给他们带回去,结果一片也没剩。弄的跟来赶集的表弟表妹,个个都哭丧着脸。

今日,召娘的亲娘吴氏也来了。吴氏如今生了三个儿子,对召娘的恨意随着她被蒋氏抱回来也越发弱了,如今更多的是心疼。毕竟母女连心嘛。她看侄子侄女当街哭,怕蒋氏没面子,一个人吵一顿。

召娘来了四五年,从来不在长辈面前逞能。她看吴氏训斥表弟表妹们,笑着与蒋氏咬耳朵,一人给了一块儿糖,算是把人哄住了。

芒种将近,农忙要来了,吴氏不便在街上多留。她卖了带来的农产品,帮康家看过摊子后,在街上买了鱼汤、肉饼之类的吃食儿,便带着蒋氏准备的点心和肉酱回去了。

倒不是召娘舍不得留饭。一则是两家离得实在不远,蒋家经常来赶集,没有次次留饭的理儿,再亲也只是亲戚。二则是今日的猪脊骨买的并不多,她还想留着给康大山回来吃呢。而且蒋家来了七八个小孩子,一锅汤根本不够分的。

反正谁家也没有集集留亲戚吃饭的理儿,索性包了点心和肉酱给他们回去分,还能得声好。不然,叫小妗子知道来的人有吃喝,回去不给捎东西,她铁定能说一年嘴。

而且,店里忙活完,她还得起油锅,再做点辣条子呢。

康家刚送走蒋家的人,简单吃过午饭,召娘正洗碗呢,镇上脚店的老板娘,许香就上门了。

许香是镇上大姓许家,也就是油坊东家那一姓的姑娘,不过是偏支。她头婚嫁的男人姓方,早些年病死了,没给她留一儿半女的,就归宗再嫁。二婚男人姓柳,叫柳二奎,因服兵役一去四五年,耽误了婚事。他当兵的时候认识县城北郊的一个老乡,舅家是卖酒的。

两口子借着许家的名望,许香的嫁妆,柳二奎的关系,把这脚店给开起来了。许香也是个能干的,慢慢就把家操持起来了,脚店生意顶顶好。

因为门口聚集了一群人下棋,斗鸡,玩蛐蛐这些,很给她招来一群闲汉。也因着这等关系,许香名头在镇上不算特别好。不过,柳二奎拳头硬,没谁敢当着他们两口子的面说许香的不是。

许香张口要了五十斤辣条子,说赶得急,今日就要。因为快农忙了,闲汉也得吃饭下地干活,所以过了今明后三天,脚店生意怕是要淡下去了。

价格上,蒋氏没跟她谈,这等大宗生意得康大山定价。

许香也没勉强,反正大家一个镇上住着,她也不可能为了几十斤辣条子拖家带口跑了。

召娘等她走了,当即开始做,这次准备做四盆,大概有一百三十来斤的样子。

家里的腐竹不够。

康大川麻溜跑到准岳丈家拉了一袋子回来给她用。

辣条子做好,除了许香那五十斤,镇上的街坊邻居,又才知道的也来称点回去尝个新鲜。

康大山回来听说今天卖了八九十斤辣条子,小五两银子呢,有点不太相信。他道:“没做梦吧?”

蒋氏在他胳膊上拍了一巴掌道:“天还没黑透呢,谁个做梦了?”

康大海也嚷嚷道:“这也太能挣了,干脆下集,我也摆摊卖这个去。”

这生意除了本钱,五两银子能得一半。而康大海他们日日赶场子,摆两个摊,日日也不过一二两银子的入项,除了本钱,顶多也就大几百文的毛利。好在家里有杂货铺子,合起来日日也有一二两,不然可供不起读书人。

康大川道:“我看可中。你不知道今天多少人来问。连正你知道吧,过来耍着玩,碰巧了,张嘴就要了一斤。”

召娘此时不像在外头只笑不说话,听了父兄的话,忙道:“这是开始,大家尝个新鲜。日后若是脚店也卖的话,我们生意怕是没这么好。不过,每集十几二十斤应该不成问题。”

十几二十斤是挣不了多少钱,可还没算给谢家送货量和许香可能要的量呢。

康大山一拍大腿道:“召娘真是家里的福星,财神坐下小童子来的。你们不知道……”